2025年1月20日上午,广西大学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专职人员一行4人赴钦州为黄福川科研团队开展深入调研并进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铝产业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铝矿选采、冶炼所产生的赤泥难以有效处理。同时,在铝矿矿区中,存在大量低洼土地,复垦难度大,给农民和村集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减少赤泥的产生与堆存、提高其综合利用率,黄福川教授团队与广西供销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发明了赤泥全量化活性土壤复耕这一技术。
团队研发的“赤泥全量化活性土壤复耕技术”通过回收赤泥中的可再生金属矿,并利用赤泥生产净化剂,将改良后的赤泥回填至铝矿采空区,使土壤达到复耕标准。目前,该技术已在2个赤泥堆存场实施示范,建立了1000亩的赤泥土壤化回填复垦复绿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后,相关铝矿企业年增销售收入达6200万元,年纯收入增加2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团队研发的糖料蔗短期高效栽培(一年两熟)技术,通过研发适宜广西甘蔗主产区的糖料蔗种管收全过程智能化农机相关技术及装备,结合水肥一体化、大数据智慧农业管理、人工调控催熟等技术,实现国内首创的糖料蔗“一年两熟”短期高效栽培技术,有效提高糖料蔗产量和资源综合利用。

黄福川教授团队的成果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未来,高校中心将继续支持科研团队聚焦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广西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调研充分展示了黄福川教授团队在赤泥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创新实力和产业化成果,也为高校科研团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