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 构建良好服务生态
知识产权要素市场培育初见成效,知识产权市场体系逐步健全。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产品133支,发行金额286亿元;知识产权保险为5万余件知识产权提供保障逾140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链条升级发展。面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等活动。
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建设北京中关村等首批10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和15个试验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化发展。银行面向更多技术进出口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惠及“专精特新”企业1700余家。技术进出口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技术进出口政策持续优化。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超3300亿元。推动在深时数字地球、海洋负排放等我国发起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相关规则。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举措”。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要“培育知识产权要素市场,构建良好服务生态”,这对于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夯实转化运用基础,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创造、保护、运用构成一条知识产权链条,缺一不可。从市场需求出发,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市场体系,是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的重要基础。知识产权交易所作为连接产学研的枢纽和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的载体,能够为交易双方提供咨询与评估、项目路演、成果挂牌、信息披露、交易撮合、资金结算、交易鉴证、法律维权以及项目融资、项目落地、研发推介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让知识产权运用转化合规高效,对构建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创新技术成果转化运用模式、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优化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链接区域和行业交易机构,促进各类平台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开展跨区域多边合作,有助于更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知识产权交易制度,是高质量开展专利转化的重要支撑。
以促进产业化为导向,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其中,产业化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高质量打造专利服务链条就是要树立以促进专利产业化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加速专利转化运用效益与价值实现。
一方面,供需双方缺乏有效对接是专利产业化的困难和堵点,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突破点。依托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围绕专利产业化全链条,全程跟进服务,发挥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的叠加效应,能够更好地构建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专利产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企业是专利产业化的直接承接者和受益者,引导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助力企业高效获取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的重要途径。
因此,以产业化为出发点,围绕市场需求系统化地构建生态体系,提供集成化的专利转化运用解决方案,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服务精准对接活动,加大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供给,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是完善专利转化运用服务链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断扩大知识产权贸易,这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促进知识产权要素国际循环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明了方向。海南将加快建设“陆海空”三大科创高地和未来产业,打造支撑产业不断升级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种业、深海、航天产业,使海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目前,海南正持续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以制度创新汇聚人才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吸引各类高端要素资源集聚,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交汇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动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建设,为培育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双循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者系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董事长 盛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编辑:晏如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冯飞)